
孩子上學本是教育問題,卻變成了住房投資問題,買什么樣的房子就可能上什么樣的學校。
學區房,買還是不買,買哪個區,同一個區里買哪個片區,是買傳統優質“牛小”還是小升初通路更確定的“直升?!?,“多校劃片”政策下買了房到底能上哪個小學,如果派位被分配到鄰近片區是否能接受?是買一居只為占學位,還是買大些兼顧居???是直接買,還是賣了現有住房置換學區房?對于想通過買房獲得優質教育資源的家長們,讓他們“燒腦”的還遠不止這些問題,他們需要研究每個區的幼升小、小升初錄取情況,中考成績,甚至高考成績,選擇適合自己和孩子的區、片區、學校,再下手買房。即便是深入做了功課,仍有家長難下決斷,不禁在論壇發帖求助,東城、西城、海淀,買房到底該選哪?因為需要考慮的因素很多,加之觀望政策和形勢變化,一些家長從有此打算到真正購房可能延續一年甚至幾年時間。
近年來,學區房價格出現過快上漲趨勢,防止以學區房等名義炒作房價成為落實“房住不炒”的重要舉措。
早在2021年8月18日,金華市全市教育系統“攻堅爭先三拼三比”會議中提到,在規范招生方面,2022年全面實行“公民同招,普職同招”,全面落實義務教育階段和高中段、公辦和民辦學校在同一平臺網上報名錄取。加大優質高中招生指標分配到校比例,2023年達到75%以上,2025年達到85%以上。
也就是說2025年重點高中的招生人數的85%直接分配給初中學校。讓初中學校自己內部競爭,只要校內名次達到了,就能上重點高中 。
僅僅剩下15%的名額,讓不符合指標的學生考試競爭。這個政策極大的利空重點初中,對于實力相對薄弱的普通初中,則是一個超大的利好。極大利好教育均衡公平。
我們打個比方,某重點初中500名畢業生,給50個重點高中指標;某普通初中500名畢業生,也是給50個重點高中指標??赡苤攸c初中第50名,成績比普通初中第20名成績還好,但是沒有用,重點初中這個51名還是輪不到重點高中的指標名額,那么51名和以后成績的學生,只能去中考比分數了,而全市僅有15%的名額是拿來全市考試競爭的,考試難度之高是可以想象的。
在以指標生錄取為主的情況下,學生一旦進入重點初中讀書,入讀重點高中的概率,反而不如普通初中;初中越強,畢業生獲取指標生名額的難度就越高!
畢竟,想在重點初中進入前50名的難度,遠遠高于普通初中進入前50名。
對于高考來說,高中的重要性,知識的深度和廣度,都遠遠超過初中。
從一些城市的經驗來看,指標生比例一旦提高到65%—70%的樣子,家長擇校熱情會急劇下降,初中學區房賺錢效應也會減弱,頂級初中學區房就會出現明顯的下跌。如果像金華一樣,提高到百分之85%,那可以說,會讓民辦派位后被爆炒的初中學區房大降溫,甚至直接涼涼降價。
“校額到?!笔墙┠瓯本?、上海等城市均在推行的促進教育資源均衡的舉措,是指優質高中將招生的一部分名額定向分配到初中。透出的信息是,即使上的是普通初中,只要成績較為突出保持較好名次,就可能有機會按照“校額到?!闭哌M入重點高中就讀。據觀察,“校額到?!钡闹笜嗽谥鸩皆龆?,參與“校額到?!钡膶W校范圍在擴大。比如今年北京多個區宣布,將優質普通高中招生計劃按一定比例分配到全區所有初中。說明“校額到?!闭叩幕菁懊鎻倪^去普通初中擴展到全區所有初中?!靶n~到?!彪m然是中考政策,其影響也會傳導至小升初以及幼升小的家長,對于促進教育資源均衡和緩解擇校熱或有一定作用。
此外,教育集團化、教師校長輪崗等改革舉措也正在為教育資源均衡貢獻力量。在傳統名校集團化的帶動下,北京東城、西城、海淀三區以外的優質學校有增多趨勢,一些學校因為中、高考成績的逐年攀升引得廣大家長高度關注。
給過熱的學區房降溫,從源頭上解決學區房炒作問題,須積極推進教育資源均衡。教育資源均衡是相對緩慢的過程,只有不斷采取有力措施持續努力,縮小學校之間教學質量差距,方能久久為功,讓更多孩子接受到更均衡的教育。